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学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5-21 来源:本站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中学以“劳有所得 动见美好”为主题,于五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通过班级板报创作、校园劳动实践、假期家庭劳动三大板块,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在汗水中收获成长与责任。
一、班级板报创作:用艺术诠释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月伊始,各班围绕“劳有所得 动见美好”主题,开展了创意板报设计与制作活动。学生们将劳动实践中的感悟与艺术创作相结合,通过手绘插画、劳动故事分享、劳动成果照片展示等形式,生动呈现了劳动的多元价值。
不仅美化了班级环境,更让学生在协作中深化了对劳动精神的理解。
二、校园包干区劳动:责任担当显身手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维护相结合,划分班级包干区,组织学生参与日常清洁、绿化养护、垃圾分类等实践。
分工协作,全员参与:七年级学生负责教学楼走廊的清洁与绿植养护;八年级学生承担操场落叶清扫与垃圾分类指导;九年级学生则协助教学区域的布置。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更体会到维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三、假期家庭劳动:点滴小事筑就独立品格
五一假期、周末时间,学校倡导学生回归家庭,参与洗碗、整理房间、烹饪等日常劳动,并将过程以视频、照片或日记形式记录。
厨房小能手:许多学生首次尝试独立完成一道菜,从煎蛋到炒青菜,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渐熟练操作,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真谛。
家之精灵:整理书桌、收纳衣物等任务让学生学会规划空间,部分家长反馈:“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后,更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家庭劳动不仅增进了亲子互动,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了“劳动即生活”的价值观。
劳动育人,赋能未来
本次劳动教育月活动,是学校践行“至美德育”品牌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场景,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劳中悟”,深刻理解了劳动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意义。正如校长在总结会上所言:“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培养完整人格的基石。”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拓展校内外实践平台,让劳动之花开遍校园,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校园美篇 | 中学学科网 | 栖霞教育之家 | 南京市教育局 | 南京智慧教育资源平台 | 南京市教研室 | 南京教育期刊库 | 南京智慧教育云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网 | 江苏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外国语学校 | 南京外国语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