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绿色华中·党建]解读两会教育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李鸿彬老师走进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学校开展主题宣讲

浏览数量:12     作者: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学校中学部     发布时间: 2025-04-18      来源:本站

[绿色华中·党建]解读两会教育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李鸿彬老师走进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学校开展主题宣讲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推动教育领域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积极响应中共南京市栖霞区委组织部号召。4月10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中学正高级物理教师李鸿彬走进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学校,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宣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宣讲,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华侨城学校全体师生和实验初中南炼分校所有老师一起参与了此次活动。

坚守育人初心:从三尺讲台到国家建言


李鸿彬老师深耕教育战线36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课比天大的执着诠释教育者的使命。作为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连续多年围绕教育减负、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等议题建言献策,多份建议被教育部采纳并推动政策落地。

宣讲会上,李鸿彬老师结合自身履职经历,深度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员负责人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以及看望政协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着重强调教育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地位。他强调: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但园丁要做的不仅是等待,更要为每一朵花提供适合生长的土壤。


科学教育赋能:培育未来创新人才


结合当下教育热点,李鸿彬老师指出,教育核心在于能力培养,优质教育应具包容性,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模式需从单纯知识传授向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尤其要提升学生智慧,培育正确价值观。

立足南京教育现状,李鸿彬老师提出思考:学龄人口变化背景下,不同学段教育资源如何互通共享?民办教育如何找准定位?他建议教育工作者辩证施策,保证教育资源投入数量与质量;有序协同,精准投放资源;合理统筹政府与社会投入,形成教育合力。

“科学精神是创新的基石。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解题高手,更是能应对AI时代复杂挑战的开拓者。”他呼吁学校加强科学课程与跨学科融合,并通过“小手牵大手”行动,以学生带动家庭提升科学素养。


“教育者的眼睛既要看见试卷上的分数,更要望见未来的星辰大海。”李鸿彬老师的这句话,成为整场活动的点睛之笔。此次宣讲为师生带来全新教育理念与思考方向,为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意义深远。

                                                                微信图片_20250430143220.jpg




主办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华侨城中学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侨悦路9号     电话:025-68371700     传真:025-68371700     邮编:210033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7850号-1